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经济学界大事(2015年8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2015年8月1日,2015(夏季)崇礼  中国城市发展论坛在张家口市崇礼县召开
    2015年8月1日,  2015(夏季)崇礼中国城市发展论坛在张家口市崇礼县召开。论坛由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财经》杂志、财经网联合主办,主题为“解码京津冀——演进趋势与协同红利”。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辜胜阻、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蔡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中国科协副主席陈章良和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分别发表主旨演讲。论坛设置了核心对话环节,主题是“京津冀一体化与产业协同”,还举办了三场主题对话,主题分别为“TOD与城市再生”、“智慧城市与互联网+”、“资本市场发展与城镇化建设”。中国城市发展论坛致力于研究解决中国城市发展中所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论坛参照达沃论坛模式,选择北京夏季后花园、2022年联合申办冬奥城市河北省张家口市的崇礼县作为长期举办地,每年举行夏季和冬季论坛,迄今已成功举办过六届。
----------------------------------------
    2015年8月2日,首届京津冀一体化生态农业论坛暨研讨会在张家口举行
    2015年8月2日,农工民主党北京市委、河北省委与张家口市委,联合中国社科院、中国农科院、北京工商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在张家口举办了首届“京津冀一体化生态农业论坛暨研讨会”,150位专家学者出席。中国科学院蒋高明做了主题发言。会议围绕京津冀生态农业、食品安全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就生态农业与生态安全,生态食品产销良性循环,京津冀等具体问题,特别是京张地区生态农业合作共赢,生态农业项目、人才技术交流的问题进行了研讨。京津冀发展,与之前珠三角长三角发展,有着完全不同的历史背景。标准只有一个——是否有益于生态文明建设,其中发展生态农业则是最为重要的内容。通过决不食品标志、标准和移动互联网食品安全监管平台等创新思路和办法,京津冀有望成为移动互联网+生态农业+食品安全的世界高地。会上蒋高明、邢东田等多位专家发起成立“中国生态健康联盟”倡议书。提出面对“生态环境恶化”、“民族自我认同感缺失”的严峻局面,生产者、消费者、医护工作者、媒体等各行各业的朋友,一定要团结起来,“为了我们儿女的身心健康和种族延续,为了共同的蓝天碧水、阔野青山,让我们携手奋进、合力突围!”倡议得到与会者热烈响应。
----------------------------------------
    2015年8月3日,第二届光华时间序列论坛在西安举行
    2015年8月3日,由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主办的第二届光华时间序列论坛在西安举行。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Alan  Montgomery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王汉生讲授了社交网络领域最新的方法与算法,三十余位来自国内外多所大学的青年统计学者参加论坛。论坛分为两个模块进行。Alan  Montgomery结合实际案例,展现了营销模型在金融、经济、消费者行为心理等多个领域的应用。王汉生为大家介绍了在社交网络领域的研究成果,主要对网络生成机制、相关关系、网络抽样、参数估计等进行建模,并介绍了在社交网络营销方面的应用实例。光华管理学院的涂云东等分享了他们在非参数领域的一些研究成果,展示了在金融、经济方面的应用。西安交大的常象宇等展示了在并行计算、自媒体内容产生机制等领域的研究。光华管理学院的马莹莹等展示了她们在高维数据检验、地理位置数据分析领域的研究进展。本届论坛对促进社交网络研究在中国的发展和传播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
    2015年8月3-7日,第17届世界经济史大会在日本京都召开
    2015年8月3-7日,第17届世界经济史大会(XVIIth  World  Economic  History  Congress)在日本京都召开,主题为“发展中的多样性(Diversity  in  Development)”。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致开幕词,一桥大学名誉教授齐藤修在开幕式上做了题为:Diversity  and  Interdependence  in  Development的主题演讲。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著名经济学家Abhijit  Banerjee与Avner  Greif  分别作了主题演讲。大会为期五天,安排有180场专题论坛,内容涉及经济增长、全球贸易史、财政史、货币史、金融史、制度经济史、贸易史等经济史学等各个方面。来自58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名学者参加了会议,其中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台湾地区代表人数为92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魏明孔、赵学军、隋福民、曲韵、袁为鹏、樊果等6名学者参加会议。世界经济史大会是全球经济史学者的盛会,组织方为国际经济史学会(Intemational  Economic  History  Association),学会成立于1960年,是一个大型国际学术组织和跨国学术机构,也是国际人文社会科学界最权威的学术组织之一,涵盖广义经济史及其他学科领域的国家级、地区性和国际性协会。现由来自欧洲、美洲、亚洲、大洋洲以及非洲的45个成员学会组成,中国经济史学会于2002年加入了该组织。世界经济史学大会是国际经济史学会定期举办的世界各国经济史学者的盛会每三年举办一次。
----------------------------------------
    2015年8月10日,第八届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大会在北京举行
    2015年8月10日,第八届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大会在北京举行,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等3000余人出席。李源潮说,数学对科技的发展具有根本性意义,数学的应用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动力,在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中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为包括数学在内的科学技术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科学研究没有国界,中国的科技发展需要向国际同行学习并密切合作。开幕式前,李源潮会见了出席大会的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联合会主席凯菲茨、大会主席郭雷和李大潜等中外数学家。
----------------------------------------
    2015年8月11日,经济史双周讨论会(第十讲)——《中国经济史研究》创刊30周年系列活动在北京举行
    2015年8月11日,经济史双周研论会(第十讲)  ——《中国经济史研究》创刊30周年系列活动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举行。主讲人:河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宋丙涛,题目:孔子与柏拉图思想的再比较:基于公共经济学的视角。内容简介:面对着公共经济问题,柏拉图和孔子两人分别进行了类似的探索,产生了许多类似的思想,由于面临的环境差异,两人的思想有着不同的归宿。古希腊,由于农业条件不具备,试图回归贵族统治的雅典城邦最终被马其顿王国灭亡,柏拉图的思想遭遇中断,直到两千年后的文艺复兴才被重新发现。相反,在东亚,由于技术的改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尽管有了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孔子的思想却因符合了农耕文明的制度构建要求,解决了当时统治阶级遴选问题,而以科举考试内容的形式流传下来,对整个东亚大陆的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柏拉图与孔子思想是否能发挥作用,是否可以延续,不仅在于思想本身,更在于思想与问题和条件的吻合。
----------------------------------------
    2015年8月11日,2015年中巴经济走廊论坛在新疆克拉玛依市举行
    2015年8月11日,2015年中巴经济走廊(新疆•克拉玛依)论坛在新疆克拉玛依市举行。论坛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中国社科院主办,主题为“共商中巴合作,共建繁荣走廊,共享和谐发展”。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建设规划的六大经济走廊中的旗舰项目。论坛旨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巴基斯坦系列成果,首次汇聚中巴双方各领域高级别人士,充分统筹联系官、产、学、研各方面资源,推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走实做深,支持地方特别是企业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论坛下设六个平行分论坛,来自中巴两国政府、企业、智库、社会组织、媒体机构等约300位代表就“城市合作”、“产业对接”、“信息走廊”、“人文社会”等议题展开讨论。论坛通过了《克拉玛依宣言》成果文件,并启动和对接了一批中巴合作项目。论坛由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全球战略智库)和中国社科院蓝迪国际智库项目共同承办。
----------------------------------------
    2015年8月11日,2015博鳌房地产论坛在三亚召开
    2015年8月12日,2015博鳌房地产论坛在海南陵水黎族自治县开幕,近百名知名学者、行业知名企业家等参加,共同研判与交流“转变时期的中国房地产”。本次论坛以“转变时期的中国房地产”为主题,国内知名学者朱中一、陈淮、巴曙松等,行业知名企业家陈启宗、刘晓光、任志强等,新生代企业领导人罗臻毓、高继胜、余英等,以及蔡洪平、樊纲、贾康等新老金融界人士对时下热点问题进行了思想碰撞。互联网+、文化旅游、产业地产、金融基金、商业等话题,也是论坛结合行业热点与市场风向作出的选择。博鳌房地产论坛创办于2001年8月份,目前已成功举办了14届,这是中国房地产最具权威、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房地产全行业论坛,是中国地产智库先锋对撞的顶级盛会。
----------------------------------------
    2015年8月14日,生态经济研究前沿国际高层论坛在山东滨州举行
    2015的8月14日,由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主办的“生态经济研究前沿国际高层论坛”在山东滨州举行。海内外50余位学者围绕全球危机、人类共识与生态治理、生态治理背景下的生态经济问题等展开讨论。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康世坦认为,人类应打破对“为了经济增长不惜一切代价”这种发展模式,创造一个可持续的、理想的,内生于社会与自然和谐共存中的经济。多位学者提出了“生态系统服务”概念,认为生态系统服务及产生这些服务的自然资本直接或间接地为人类福利作出贡献,因而代表着地球总经济价值的一部分。中国社科院城环所所长潘家华认为,生态文明范式下的经济形态应该是可持续增长的恒态经济,在生态边界内,将技术效率作为可持续增长因子。中国社科院农发所李周提出生态保护方案,根据市场价值法、替代市场法和模拟市场法估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存量和增量,以增量为依据为生态保护、修复和建设的贡献者付费。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董锁成认为,伴随人口急剧增长和经济快速发展的资源环境危机等问题要用生态经济学的理论来指导发展经济,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山东社科院经济所所长张卫国提出建立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有机统一的高效经济形态。
----------------------------------------
    2015年8月17日,当代经济学基金会在北京成立
    2015年8月17日,北京当代经济学基金会举行成立新闻发布会。“北京当代经济学基金会”由国务院参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名誉所长夏斌、复旦大学经济思想与经济史研究所所长韦森共同发起成立。该会是北京市民政局于2015年4月批复设立的一个公益性社团组织。宗旨为:鼓励理论创新、繁荣经济科学。准备逐年开展的活动有:(1)每年评选“中国经济学最高奖”;(2)每年评选若干名“全国经济学优秀博士论文奖”;(3)每年举办一次“思想中国”论坛,以中国为舞台,进行纯经济学理论的国际学术交流大会;(4)以中国经济学人为主,刊载理论经济学创新的学术成果,向全球出版发行,宣传中国经济学人的经济思想;(5)利用网络平台,激励与活跃中国经济学人日常频繁的学术交流等。基金会设立了最高学术指导机构,负责指导基金会开展各种学术评奖和学术交流活动。基金会已从海内外的著名大学中邀请了分别代表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奥地利学派、历史学派、发展经济学、新政治经济学、转轨经济学、数量经济学以及经济学思想史等方面的27位著名经济学教授组成了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会设顾问委员会,其主要职责是对经济学奖项在学术委员会评选中产生分歧意见时,给予支持,学术顾问主要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担任。
----------------------------------------
    2015年8月17日,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第16届(2014年度)评选结果正式公布
    2015年8月17日,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第16届(2014年度)获奖作品名单在北京发布,著作奖(每部奖金20万元):1.谈敏:《回溯历史——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前史》,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2.  朱玲、杨春学、魏众、罗楚亮、姚宇、金成武、邓曲恒、王震、何伟:《包容性发展与社会公平政策的选择》,经济管理出版社,2013年3月。3.  田国强、陈旭东:《中国改革:历史、逻辑和未来》,中信出版社,2014年7月。论文奖(每篇奖金10万元):1.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负责人:张平,执笔:汪红驹):《高投资、宏观成本与经济增长的持续性》,《经济研究》2005年第10期。2.  魏尚进、张晓波:《竞争性储蓄动机:中国持续增长的性别比例与储蓄率》(The  Competitive  Saving  Motive:  Evidence  from  Rising  Sex  Ratios  
and  Savings  Rates  in  China  ),《政治经济学杂志》(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11年第119卷。3.  刘鹤:《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比较》2012年第5期。4.姚洋、钟宁桦:《中国企业中的工会与工人的福利》(Unions  and  Workers’Welfare  in  Chinese  Firms),《劳工经济学杂志》(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2013年7月。孙冶方经济科学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截止2014年11月底,孙冶方基金会办公室共收到报送的参评著作73部、论文137篇。此次评奖对象是1979年至2014年7月底(以近两年为主)我国经济学家已经公开发表的著作和论文。第16届颁奖活动将于2015年11月在杭州举行。
----------------------------------------
    2015年8月18日,首届全国产业经济学博士后论坛在北京召开
    2015年8月18日,由中国社科院、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共同主办的“首届全国产业经济学博士后论坛”在北京召开,主题为“中国产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执行会长郑新立,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吕政、金碚分别作了“高度重视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经济新常态下几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中国产业发展的几个理论问题”为主题的学术讲座,与会博士后研究人员围绕“产业经济”、“国民经济”、“企业管理”等主题深入交流,他们纷纷表示,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面对国内外对经济下行压力的担忧以及一系列的唱空论调,不能自乱阵脚,应按照实际需要进行产业经济研究和产业结构调整,力求理论创新,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实践服务。中国社科院博士后流动站始建于1992年11月,截至2014年底,共招博士后2748人,出站博士后1628人,在站博士后1120人,招收博士后人数占全国博士后总人数的1.8%;占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博士后总人数的8.9%。2012年6月,中国社科院和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共同设立了《中国社会科学博士后文库》,目前已向社会推出了三批、共112部博士后优秀成果,第四批也即将面世。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积极引领推动下,中国社科院通过实施博士后引进、派出和学术交流项目,吸引了一些外籍和世界排名靠前的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做博士后,博士后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同时,国内博士后学术交流也走在前列,从2005年至今,已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文学、民族学、哲学和历史学等学科领域成功举办40届博士后论坛。
----------------------------------------
    2015年8月18日,2015年第21期  经济史双周讨论会(第九讲)——《中国经济史研究》创刊30周年系列活动在北京举行
    2015年8月18日,2015年第21期  经济史双周讨论会(第九讲)——《中国经济史研究》创刊30周年系列活动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举行。主讲人:北京联合大学三山五园研究院教授赵连稳,题目:圆明园经费来源问题初探。内容简介:圆明园自康熙晚期开始建造,经过雍正、乾隆、嘉庆和道光几朝的营建,最终形成规模宏大的皇家苑囿,直到同治年间,还试图复建。如此庞大的圆明园,其建造和维护经费额是一个天文数字,但迄今为止,学术界对圆明园的经费来源问题尚未给予应有的关注。通过梳理档案文献资料,发现圆明园经费来源主要有内务府拨付、圆明园经营所得、榷关与盐政上缴的盈余银、商人和官员捐献以及罚没等等,和国库并没有多少关联。
----------------------------------------
    2015年8月18日,“2015•中国新疆发展论坛”在乌鲁木齐市举行
    2015的8月18日,由国务院新闻办、中国社科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5•中国新疆发展论坛”在乌鲁木齐市举行,主题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疆的发展机遇和选择”。来自30个国家的近百名中外人士,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与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等议题进行研讨。新疆地处古丝绸之路的核心地带,又是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新疆被定位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亲望亲好,邻望邻好。”“互联互通”是论坛上的热词之一。新疆与周边区域的互联互通,关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目标的实现,也是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抓手和保障。新疆社科院党委副书记高建龙称,新疆愿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一道,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事业建设中,从一个起点走向另一个起点,为实现亚欧新未来的远大梦想而努力。新疆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何伦志认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建设,要以道路联通为优先工程,以贸易畅通为重要标志,以货币流通为突破口,政策沟通是保障,民心相通为根本。
----------------------------------------
    2015年8月19日,2015年第14期双周财经论坛在北京举行
    2015年8月19日,2015年第14期双周财经论坛在北京举行,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公共收入研究中心主任张学诞作了题为“消费税改革:基本思路与政策建议”的报告,先后梳理了我国消费税制度的发展历程,介绍了我国消费税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供了消费税的国际经验数据并分享了有益启示,提出了我国消费税改革的基本思路与政策建议,探讨了消费税作为未来中央地方共享税及省级政府主体税等供决策参考的改革预案。报告指出,我国现行消费税存在着三方面的主要问题:一是征收范围偏窄,税基偏小;二是税率结构不合理,部分产品税率水平偏低;三是征税环节单一,计征方式有待调整。从世界范围来看,采取综合型的消费税征收模式的国家较多,采取分立型的国家很少,征收对象主要集中在烟、酒、成品油(能源产品)、机动车四类产品,各个征税对象的税率水平差别较大,在生产和批发环节征收的国家相对较多,多数国家将消费税归属于中央政府收入。基于我国国情和国际比较,报告提出两项消费税的改革思路:一是配合税制改革和财政体制改革,二是明确消费税功能定位,加强其在节能减排和收入分配调节上的积极作用。具体的政策建议:一是建立消费税征税范围的动态调整机制;二是扩大对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的征收范围;三是扩大对高档消费品和消费行为的征收范围;四是优化消费税税率结构,合理调整税率水平;五是基于征管可行性,逐步调整消费税征收环节。
----------------------------------------
    2015年8月19日,第八届China  Economics  Summer  Institute(CESI)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办
    2015年8月19日,第八届China  Economics  Summer  Institute(CESI)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会议由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制度管理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等共同主办。数十位来自美国、英国、香港等地的学者与国内的同行们围绕当前中国经济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了讨论。研讨会共有9篇入选论文。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圣路易斯分行的Carlos  Garriga讨论了中国的城乡人口流动与结构性变化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贾瑞雪分析了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对韩国的空气质量的影响。复旦大学的车嘉华运用一个迭代的动态委托代理模型,对中国的官员晋升环境进行了刻画,并得出其基本特征。复旦大学的刘宇针对中国经济中普遍存在的非正规收费现象,探讨了由此带来的资源错配问题。诺丁汉大学的俞志宏在报告中将企业管理能力与出国表现联系在一起,得出了与传统研究不同结论。香港浸会大学的陆海天对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在子公司配置内部资金的效率差异进行了解释。Emory大学陈凯迹将中国五年计划中对不同产业的重视程度作为突破口,通过一个两部门经济模型对中国过去20年中的宏观经济变化趋势进行了解释。
----------------------------------------
    2015年8月21日,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5):‘一带一路’与周边国际区域合作在北京举行
    2015年8月21日,由中国社科院中国边疆研究所主办的“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5):‘一带一路’与周边国际区域合作”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日本、新加坡等国的30余位学者参加论坛。中国边疆研究所所长邢广程表示,作为国际、国内两个空间结合部和契合点的边疆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战略组成部分。中国边疆研究所党委书记李国强认为,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推进中,会面临政治、安全、经济等三个方面的风险和挑战。广西社科院院长吕余生表示,广西沿边地区是“一带一路”海陆交汇、有机衔接的重要支点和门户枢纽,“一带一路”将推动沿边地区从“碎片化”的小开放向“一体化”的大开放转变;从“末梢型”的边贸往来向“接点型”的产业合作转变;从单一同质型的经济开发向多元差异型的全方位开放转变。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黎良福给出了几点建议:须尽快将“一带一路”从“中国战略”转型为“区域战略”,以获得参与国更多支持,确保各参与国都能从中受惠。“一带一路”还需同时关注诸如社会保障、社会和谐、所在地区人民需求的满足等其他方面。其他国家的学者也为“一带一路”建设及周边国际区域合作提出了许多新见解、新思路。
----------------------------------------
    2015年8月22日,2015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在南宁市召开
    2015年8月22日,2015年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在南宁举行,以“一带一路:大企业的新机遇  新作为”为主题,包括产融结合助推“一带一路”,从精益制造到智能制造,基于大数据的商业模式创新,党的建设在非公企业的新作为,第十届中韩高层财经界对话会,法治丝路、园区规则与中国借鉴,可持续发展CEO圆桌会,融域对话等活动。论坛发布了2015年中国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500强、中国服务业500强、中国100大跨国公司等榜单。这是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连续第十四次发布中国企业500强名单。中石化居于榜首,中石油、国家电网、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建筑、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移动、上汽集团分列第二至第十位。新常态下,500强也呈现诸多特征:规模扩张步伐明显放缓;企业绩效总体不容乐观;国有企业仍处于优势地位;产业结构调整正在深化;企业研发投入稳步增长,科技创新成果突出;兼并重组活跃度降低等。传统产业一直都是中国企业500强的主体。但随着国民经济从旧常态向新常态过渡,传统煤炭、钢铁、有色等行业进一步深入调整,新兴产业和新业态酝酿大变革。本次高峰论坛共达成投资合作项目93项,总投资额3072亿元,是历届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达成合作投资额最多的一次。论坛期间,安排了中国500强企业代表与广西党委政府的恳谈会,企业家代表围绕“一带一路:共话广西发展新机遇”这一主题,为广西的经济发展把脉。
----------------------------------------
    2015年8月25日,2015年第25期经济史双周讨论会(第十一讲)在北京举行
    2015的8月18日,由中国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与《中国经济史研究》合办的2015年第25期  经济史双周讨论会(第十一讲)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举行。主讲人:中国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董志凯,题目:经济转型中的企业投融资方式变迁。内容简介:国有企业控制了我国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和主导。主讲人梳理了自改革开放至今,国有企业的投融资方式历经“拨改贷”、“贷改投”、“债转股”的变迁历史,以及进入新世纪、乃至新常态的演变过程,分析了多次改革的背景和动因。总的趋势是在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企业主体的权益与责任更加明确,以调动国有企业的能动性。在计划经济时代,由国家筹措和分配资金,束缚了国有企业的自主权和生产积极性。1979年,中央政府开始了“拨改贷”改革,国有企业不能无偿使用资金,必须支付利息,国企成为相对独立的生产单位。此后,一些国有企业出现资本金不足、还款付息负担太重等问题,1995年实施“贷改投”,即将一些未还的贷款转为国家投入企业的资本金。同时,现代企业制度为逐步建立,“债转股”改革将商业银行的国有企业债务转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的股权,为股份制改革奠定基础。进入新世纪,中国加入WTO中央进一步确立了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
----------------------------------------
    2015年8月28日,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2015年夏季高峰会在重庆召开
    2015年8月29日,2015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夏季高峰会在重庆开幕。600多位企业家、经济学家纵论“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对中国经济的推动作用,论坛同时举办了十余个分论坛,主题涉及“渝新欧”、金融业、医疗健康、“巴菲特模式”、“互联网+”、股市、房地产业等话题,主办方发布了《2015年中国企业家发展信心指数(上半年)》和亚布力论坛研究成果。100多位企业家在会上发言,包括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交通银行董事长牛锡明,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东升,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怡和控股有限公司副行政总裁艾特•凯瑟克,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王石,龙湖集团董事长吴亚军,以及瑞安集团主席、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席罗康瑞,香港恒隆地产董事长陈启宗,斯坦福大学物理系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沈志勋等百余名嘉宾出席会议,分享了他们对“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见解,共同探讨了“新常态”、“互联网+”、“大众创业”等大趋势下的企业发展之道。被称为“中国达沃斯”的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成立于2001年,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思想交流平台之一,每年在不同省市召开夏季高峰会。
----------------------------------------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网络中心    供稿,叶红  编选    王砚峰    审校)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http://ie.cass.cn/window/xsdt.asp?id=1182

下一篇:中国法学会所属研究会2015年年会信息汇总